鼻粘膜干燥发痒
鼻粘膜干燥发痒,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这是干燥性鼻炎的症状。干燥性鼻炎一般认为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鼻粘膜长期受刺激而发生粘液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引起,鼻粘膜因而干燥发痒。
鼻痒是指鼻部瘙痒的症状。有鼻痒症状时,忌经常用手抠,应及时进行相应检查治疗。
有鼻痒症状时,忌经常用手抠,应及时进行相应检查治疗。
中医讲述鼻痒的病因病机:
鼻中痒而气喷,作于声为嚏。夫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则痒而嚏也。有故以物扰之而嚏,有视日而嚏者,盖太阳真火耀于目而扰于心,则火热冲上,鼻中痒而嚏也。有风热上攻,头鼻壅塞,有因嚏而痛者,虽证候之不同,同为热也。凡为病不同,邪热所乘之经有异故也。鼻窒与嚏痒者,热客阳明胃之经也。鼽涕者,热客太阴肺之经也。盖鼻者,足阳明胃经所主,阳明脉左右相交,注于鼻孔。又鼻者肺之窍,故肺气通于鼻。其邪热干于二经,发于鼻而为窒塞、鼽涕之证。故经曰∶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故防风通圣散加白附子、僵蚕之类。
鼻痒可以是以下疾病的症状:
中医讲述鼻痒的病因病机:
鼻中痒而气喷,作于声为嚏。夫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则痒而嚏也。有故以物扰之而嚏,有视日而嚏者,盖太阳真火耀于目而扰于心,则火热冲上,鼻中痒而嚏也。有风热上攻,头鼻壅塞,有因嚏而痛者,虽证候之不同,同为热也。凡为病不同,邪热所乘之经有异故也。鼻窒与嚏痒者,热客阳明胃之经也。鼽涕者,热客太阴肺之经也。盖鼻者,足阳明胃经所主,阳明脉左右相交,注于鼻孔。又鼻者肺之窍,故肺气通于鼻。其邪热干于二经,发于鼻而为窒塞、鼽涕之证。故经曰∶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故防风通圣散加白附子、僵蚕之类。
鼻痒可以是以下疾病的症状:
1、花粉症:又称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因对花粉和霉菌过敏所致。
2、急性鼻炎:这是因为鼻黏膜受病毒和细菌感染后,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分泌物减少而刺激黏膜表层感觉引起的。
3、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鼻痒是该病的重要症状之一,并伴有鼻塞、鼻溢液、打喷嚏等。其鼻痒较花粉症状要轻。
鼻痒是指鼻部瘙痒的症状。有鼻痒症状时,忌经常用手抠,应及时进行相应检查治疗。
需要根据各类疾病的症状鉴别属于哪种鼻部疾病。
1、鼻痒的体格检查
采取病史给了我们初步印象和启示,同时也指导我们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概念。
2、鼻痒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提出几种诊断之可能,然后进一步考虑做那些实检室检查来证实诊断。如:鼻镜、耳鼻咽喉CT检查等。
(1)鼻镜下检查:过敏性鼻炎患者就诊后可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鼻甲水肿,总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如合并感染,则粘膜充血,双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粘脓性或脓性。病史长、症状反复发作者,可见中鼻中息肉样变或下鼻甲肥大。约30%患者合并有变应性哮喘,部分病人可以发现鼻息肉,花粉症患者在发作期可伴有结膜充血。
(...
1、鼻痒的体格检查
采取病史给了我们初步印象和启示,同时也指导我们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概念。
2、鼻痒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提出几种诊断之可能,然后进一步考虑做那些实检室检查来证实诊断。如:鼻镜、耳鼻咽喉CT检查等。
(1)鼻镜下检查:过敏性鼻炎患者就诊后可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鼻甲水肿,总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如合并感染,则粘膜充血,双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粘脓性或脓性。病史长、症状反复发作者,可见中鼻中息肉样变或下鼻甲肥大。约30%患者合并有变应性哮喘,部分病人可以发现鼻息肉,花粉症患者在发作期可伴有结膜充血。
(2)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也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大细胞。
鼻痒可以是以下疾病的症状:
花粉症。又称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因对花粉和霉菌过敏所致。
急性鼻炎。这是因为鼻黏膜受病毒和细菌感染后,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分泌物减少而刺激黏膜表层感觉引起的。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鼻痒是该病的重要症状之一,并伴有鼻塞、鼻溢液、打喷嚏等。其鼻痒较花粉症状要轻。此外,鼻湿疹、鼻前庭炎也会出现鼻痒,并伴有皮肤病变。
鼻痒的中医治疗方法:
鼻痒,病名。系指鼻中有痒感的病证。《古今医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治宜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通圣散同名方剂约有六首,其中《宣明论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防风15g、川芎15g、当归15g、芍药15g、大黄15g、薄荷叶15g、麻黄15g、连翘15g、芒硝15g、石膏30g、黄芩30g、桔梗30g、滑石90g、甘草60g、荆芥3g、白术3g、栀子3g,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之功效。主治因外感风邪、内有蕴热所致的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习惯性便秘、荨麻疹、高血压、痔疮、肥胖病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
鼻痒的预防措施:
1、有鼻痒症状时,忌经...
鼻痒的中医治疗方法:
鼻痒,病名。系指鼻中有痒感的病证。《古今医统》:“鼻痒,乃热则生风故也。”治宜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通圣散同名方剂约有六首,其中《宣明论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防风15g、川芎15g、当归15g、芍药15g、大黄15g、薄荷叶15g、麻黄15g、连翘15g、芒硝15g、石膏30g、黄芩30g、桔梗30g、滑石90g、甘草60g、荆芥3g、白术3g、栀子3g,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之功效。主治因外感风邪、内有蕴热所致的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习惯性便秘、荨麻疹、高血压、痔疮、肥胖病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
鼻痒的预防措施:
1、有鼻痒症状时,忌经常用手抠,应及时进行相应检查治疗。
2、积极治疗原发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若不对症,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3、增强免疫力: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情愉快时免疫力会增强。